教务处【新】

规章制度

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萍学院发〔2017〕62号】关于印发《萍乡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布者:  时间:2018-09-14 23:56:35  浏览:

 萍学院发〔201762

关于印发《萍乡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门:

《萍乡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萍乡学院

20171228

萍乡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决定建设我校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第二条 建设目标: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鼓励各二级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各二级学院跨学院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 建设原则:

(一)立足自主建设。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取“学院主体、学校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 建设任务:

原则上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应在学校指定的网络教学平台上至少建设1门在线开放课程,并利用其进行辅助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020年,学校自主建设60门左右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本科)。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的公共课、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创新创业类课程等。分3批进行,每批大约建设20门左右(2017年已立项建设20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原则上每个本科专业至少有23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每个文综类本科专业至少建设1门理论课程和1门应用型实践课程,每个理工类本科专业至少建设1门理论课程和2门应用型实践课程)。

通过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遴选一批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积极参与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

第五条 申报条件(校级):

(一)申报课程内容应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课堂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问题。

(二)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所申报课程应具有三学期及以上教学实践。相同课程的教师建议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申报,并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

(三) 申报课程一学期内的课堂教学学时,应为3068学时。最低不少于30学时(以15周计),最高不超过68学时(以17周计)。

第六条 申报程序: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程序为:个人申请,二级学院审核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立项。

第七条 建设方式:

在线开放课程必须在学校指定网站上建设,课程建设采取先建设后申报的方式,立项后建设期为两年。学校为立项建设的课程提供建设经费支持及课程录制支持。课程负责人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完善,保障上线课程质量。

第三章 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教学

第八条 教学要求:

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平台要切实承担课程服务和数据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依法依规开展活动,为我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对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过程内容的有效监管,杜绝和制止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

第九条 上线流程:

校内自建课程(含未立项的课程),建课教师可申请上线教学,上线申请工作应在学生选课前完成,在课程所开设的二级学院及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可在下学期内开展教学活动。未提交申请的课程只按传统课堂教学计算工作量。

第十条 授课形式

校内自建课程上线教学时,采用线上学习+线下课堂教学混合式或全程线上教学两种教学模式。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只能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受众面广的公共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可采用全程线上教学模式。全程线上教学的课程,授课计划与引进的慕课同步进行。

第十一条 成绩认定:

课程成绩由在线学习成绩、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在线考试或线下考试的方式。各部分成绩构成比例由任课教师在开课前确定并向学生公布。

第十二条 课程引进:

2020年,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引进由名校专家学者讲授的在线开放课程累计40门左右。二级学院组织学生自行选择,其课程类别一般为公共选修课,且采用全程线上教学模式。

第四章 在线开放课程经费管理和教学工作量计算

第十三条 经费管理:

学校负责课程的建设经费,校级立项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教学为3034学时/学期的课程建设经费为3万元,课程教学为6068学时/学期的课程建设经费为4万元。经费使用分三次资助,前期拨付启动经费,占总建设经费的3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总建设经费的30%;课程通过验收后,拨付剩余的40%建设经费。劳务费的支出不超过总建设经费的50%。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及报账程序等按照《萍乡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原已立项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可重新申报,优先考虑转换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建设要求和资助标准与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相同。省级以上立项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课程建设经费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应的文件执行。

第十四条 教学工作量计算:

校内自建课程(含未立项的课程),上线教学完成且经教务处确认后,采用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在原课堂教学工作量计算的基础上,另按《萍乡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萍学院发〔201723号)第一.(二).2.5)条款计算任课教师(同时为建课教师)的“网络慕课课程管理”的工作量(每个教学班级未达最低人数要求时,以100人作为最低人数计);采用全程线上教学的课程,直接按上述第一.(二).2.5)条款执行。以上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同一教师同一课程申请次数不超过3次。

第五章 质量管理

第十五条 质量管理:

学校将通过考核、验收、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我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线运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通过监督和管理课程的运行、维护和更新,实现常态化、安全化运行,促进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不断提高。

未按规定时间完成,且由学校资助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可申请延期一年,一年后仍未通过验收,则取消立项资格,追回已拨付建设经费的50%,并停止资助剩余经费,课程负责人两年内不得申报“本科质量工程”类项目。

上线教学期间由教务处和高教研究与质量评估中心对课程进行教学质量调查,并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若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满意度不高,则责令下线整改,该学期不计算上线教学工作量。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萍乡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2.《萍乡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技术规范》

附件1

 

 

萍乡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申报二级学院  

课 程 名 称:

所 属 学 科:  

课程负责人:  

申 报 日 期:  

萍乡学院教务处

20179


填 写 要 求

1.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7.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与团队人员签字,课程建设二级学院盖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学 历

手机号码

院 系

E-mail

1-2

5

相关课

程主讲

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授课对象

周学时

听众数/年

1-3

教学

研究

情况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教学团队其他教师情况(包括其他主讲教师、助教、技术支持等)

姓名

出生年月

职务

从事学科

在本课程中承担的工作

备注

注:若其他教师非本校教师,请在备注栏填写受聘教师类别及实际工作单位。

3.课程情况

3-1 课程视频资源情况

课程名称

视频数量

预计总时长

序号

知识点名称

时长

主讲教师

1

2

3

4

5

6

7

8

9

10

3-2课程描述

3-1课程建设基础(目前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年限、授课对象、授课人数,以及相关视频情况和面向社会的开放情况)

3-2课程设计(每章节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等)

3-3相关教学资源储备情况

4.评价反馈

4-1 自我评价(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影响力分析,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

4-2 学生评价(如果本课程已经面向学生开设,填写学生的评价意见)

4-3 社会评价(如果本课程已经全部或部分向社会开放,请填写有关人员的评价)

5.建设措施(包括后续建设与维护计划及措施、预期效果、经费预算等)

6.二级学院及学校政策支持

7.承诺与责任

1.二级学院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2.二级学院和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

3.二级学院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4.团队保证时间、精力投入,以使课程研发目标实现;

5.申报课程入选后,教学学院和课程负责人同意免费供全校共享;

课程负责人签字:

团队其他成员签字:

二级学院公章:

日期:

附件2

 

萍乡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技术规范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含视频、教学资料(PPT课件、参考资料等)、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单元测验及单元作业、考试。

应保证各类教学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各类资源的具体规范如下:

(一)视频(教师的授课录像)

1)技术要求

时长范围:520分钟(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

视频格式:视频采用MP4格式,单个视频文件小于200M,视频采用H.264编码方式,分辨率不低于720p1280×72016:9 960×7204:3)。

音频:清晰,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噪音等缺陷;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采样率48KHz;音频码流率128Kbps (恒定);双声道并做混音处理。

片花(课程宣传片):片长13分钟,应包含的元素有:教师团队介绍、教学目标、内容简介等。

2)拍摄要求

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和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同样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PPT配音。

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视频片头/片尾(可选):片头和片尾的总长要求控制在10秒以内。一个教学单元内,如果有多个视频,建议仅在第一个视频加片头,在最后一个视频加片尾。

3)字幕文件(可选)

字幕文件应单独制作并上传,不能与视频合并,要求用srt格式。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每屏只有一行字幕,画幅比为4:3的,每行不超过15个字,画幅比为169的,每行不超过20个字。

4)课间提问

时长超过5分钟的视频应插入课间提问;有条件的课程,建议每56分钟插入一次。课间提问为1道客观题,题型可以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课间提问不计入平时成绩。

(二)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可以是课程教学演示文稿或其他参考资料、文献等。

演示文稿和其他格式文档需以PDF文档的格式上传;也可使用平台提供的富文本编辑器在线编辑。例如,每讲的PPT教案,可放在该讲教学内容的最后,供学生下载。

(三)随堂测验

随堂测验可以方便学生即学即练,也便于老师随时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随堂测验由客观题和(或)主观题组成。

客观题平台自动判分;题型可以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主观题由教师判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一份随堂测验可以由多种题型组成,题目数量不限。

(四)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教学团队在教学单元中发起的讨论。平台为每个话题生成单独的讨论区。教师可选择将学生发言情况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五)考试

考试是检测学生课程阶段性/整体学习情况的正式测验题,可以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不限。考试题一经发布将不允许修改,发布前需确保考试内容核查无误。

考试题的形式与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一致,客观题由平台自动判分,主观题采用学生互评或教师批改的方式进行判分。

考试题学生只能提交一次,且有答题时间限制,该时间按平台的时间计算(即学生一旦开始考试,不论其是否关闭电脑,系统都将按平台的时间计时并按时结束)。

二、课程结构

原则上按周设计教学单元,一学期课程持续时间建议为1517周,超过17周的课建议开成两门课,如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

课程结构设置为两级或三级,各级编号均可自主编写(亦可无编号)。

第一级结构仅包括标题,以及测验。

第二级、第三级结构下包括标题、视频、教学资源、随堂测验等各类教学内容。二级、三级结构的标题可自主编写, 每个二级、三级结构中可以包含多个视频文件和其他类型的教学资源,以12个学时的课堂负荷为宜。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教学安排,对教学内容自由排序。

       

萍乡学院办公室  20171229日印发

版权:萍乡学院      备案序号:赣ICP备120023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