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学院发〔2018〕34号
关于印发《萍乡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门:
《萍乡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萍乡学院
2018年5月10日
萍乡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积极推进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进一步促进专业转型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制订本办法,以此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建设既具有我校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教学教材,充分满足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需要,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进行政治把关,确保选用的教材价值导向正确。
二、建设规划
学校每个本科专业建设至少两套应用型本科教材,到2020年底建设出版40套(本)校应用型本科教材。
三、编写要求
1.应用型本科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基础理论要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而技能要贯穿教学的始终,有实践环节,有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2.教材要基于生产实际,符合市场人才要求,内容先易后难、主次分明,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使教材各部分前后呼应,配合紧密,同时注重质量、突出特色,强调实用性,文字通俗易懂,语言自然流畅,便于组织教学。
3.在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手段打造立体化教材体系,在教材编写中发挥文字、音像、网络、多媒体等不同教学媒体的综合作用,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材展示方式,从而增加教材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兴趣。
4.教材编写形式多样,应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和编写思路,以项目化、模块化、案例化或几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编写,力争使所编写的教材实现精品化、系列化和较好的再版性,并通过不断的调整,加入新的内容,使教材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要求和实际发展,最终实现出版社、学生、学校、企业等多方共赢。
四、过程管理
学校教材建设管理以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教务处负责组织教材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经费拨付、评奖评优等工作。学校每年年初或年底下发申报通知,申报人填写《萍乡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选题立项申请书》(见附件1),所在教学单位须对申请书的内容进行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按照规定的时间报送教务处。教务处聘请有关专家对教材立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每个教材立项项目均经过函评、后会评的评审方式。评审结果报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后进行公示。
1.教材立项前:教材主编应组织编写队伍,编写队伍需考虑年龄,职称、学历和研究方向等分布合理,分工适当,以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应用型教材编写队伍中原则上要求有至少一名相关企业行业专家,以保证教材的实用性。编写团队应明确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总体设计理念,项目负责人填写《萍乡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选题立项申请书》,当年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教材立项。
2.教材立项后:学校以应用型本科精品教材的评审观测点为标准,对编写的过程进行督促和检查,重点强调教材的自身特点,教材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教材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训练和实验实践活动的比重。另外还要求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全面性和前瞻性,逻辑结构的严密性,概念的精当性和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紧密性。一般立项后一年内完成,特殊情况可申请延迟一年。
3.教材出版前:教材编写完成后,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教材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出版。内容在政治立场、价值导向、科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材不得出版。
五、教材建设经费与管理
1.学校将通过一定渠道和一定方式筹措和建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对列入出版计划的教材给予资助,资助内容包括:编写补贴、审稿费用、出版费用等。立项后学校给予每套教材(25万字以上)3万元的经费资助,如入选为省级规划教材或国家级规划教材,另给予2万元的经费资助。
2.编写补贴在书稿评审合格、正式出版后给编写教师支付;出版费用、审稿费用按实际发生费用支付。
3.学校对立项教材进行中期检查,以保证立项教材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完成情况较差的项目,责令进行整改直至取消立项。
六、附则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1.《萍乡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选题立项申请书》
2.《萍乡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评审标准》
附件1:
萍乡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选题立项申请书
教材名称:
所属学科名称:
主编姓名:
所在部门:
联系电话:
E-mail: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萍乡学院教务处制
教材 名称 |
|
适用专业 |
|
适用课程 |
|
|
教材 编写 基本 思路 |
|
|
申报 理由 |
|
|
|
|
|
教材表现形式 |
纸质□ |
电子□ |
音像 □ |
|
配套 资源 |
|
|
语种 |
汉语□ |
外语□ |
双语□ |
|
参考 学时 |
|
估计字数 |
|
|
|
|
|
|
|
|
|
|
|
附件2:
萍乡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评审标准
教材名称: 使用专业: 主编:
质量指标体系 |
指标内涵 |
评价级别(优、良、合格、不合格) |
内容质量 |
科学性 |
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取材合适,内容正确,难易度适中。涵盖本专业国家职业标准,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教材体系能反映专业内容的内在联系。 |
|
系统性 |
能完整地表达本课程应包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教学任务、学习任务设置合理、贴近生产实际,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结构严谨。 |
|
结构 完整性 |
教材正文的任务描述、任务目标、任务内容、教学活动(活动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准备、实施过程),正文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描述、工作流程与活动、学习活动(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评价、学习拓展、巩固练习)、学习任务评价与分析等环节齐全,教材封面、前言、目录、参考文献等结构完整。 |
|
一体化教学 适应性 |
教材重在指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主要从知识准备、工艺分析、能力拓展角度编写,体现工作过程;内容自成体系、相互对应、配合恰当,便于实施一体化教学。 |
|
创新性 |
体系结构及内容有别于同类教材,富有特色与创新。 |
文图水平 |
文字规范、简练,符合语法规则,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叙述生动;图文并茂,图表设计清晰、准确,标点、公式、数据、计量单位、图形符号等符合国家标准。 |
配套资源 |
是否有配套教辅材料,如教案、课件、视频等 。 |
总体评价 |
|
萍乡学院办公室 2018年5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