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关于制订2019版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萍学院发〔2019〕59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总结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开展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各二级学院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主动适应国家战略、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评估认证标准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全面审视各专业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专业培养方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各环节,着力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拓展“大思政”工作格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形成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弘扬地方红色文化,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具有的德育价值,引导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理想信念融入到通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全过程。
(二)遵循标准,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发展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各方面要求,以《国家标准》引领专业建设,进一步推进内涵建设。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各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色,制定符合学校定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特色,打造亮点。各专业要根据自身定位和特色,高于标准办学。工科类专业应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融入新工科建设内涵,其他专业应参照已有的专业评估(认证)标准,体现学科专业发展前沿。要坚持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原则,既要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又要传承本专业办学传统与特色,培养高质量、多样化人才。
(三)产出导向,科学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探索贯彻产出导向(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全面调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认真听取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构建基于信息化时代的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制订毕业要求与课程关联矩阵,由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将毕业要求落实到具体课程,保证内外需求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
(四)协同育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与用人单位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实务部门合作,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引入企业实务课程,推动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技术进步;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专业技能实训链条,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构建梯度明显、逐层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强化“双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积极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具备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把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创业训练及社会实践等活动纳入毕业总学分,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形成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多种资格证书,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发挥“互联网+”大赛引领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三、制订重点
(一)加强调研论证,对接岗位需求
深入用人单位调研行业企业岗位技术需求,深入毕业生、在校生调研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确定各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技术能力;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技术能力的需要,确定核心专业理论知识;按照核心能力与核心理论知识要求,确定各专业的培养标准与规格,设计课程体系与课程模块。
(二)根据需求变化,细化目标规格
各专业要依据学校确立的“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本学科专业特色,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总体上说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职业能力、就业领域、人才特色等要点。要细化毕业要求,提升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工科类专业须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确定毕业要求;师范专业要对照师范专业认证二级标准确定毕业要求;其他专业要在分析社会和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建设国家标准,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说明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三)对照能力要素,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对接核心技术,支撑能力培养,注重方法过程,吻合目标规格”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实践教育课程模块和通识必修类、通识选修类、专业必修类、专业选修类、实践教育必修类五个类别“三模块、五类别”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注重课程先行后续的衔接关系,绘制课程地图,建立专业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实现矩阵,明晰每门课程应承载的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具体要求,注意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削减对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支持度不高的课程,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努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
(四)实施多元培养,促进学生发展
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生发展需求。各专业要坚持需求导向,充分认识和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新要求,实施多元培养,压缩或控制必修课程学分,增加选修课程比例;设置多元化选修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模块化、课程个性化设计,促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成长,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途径,满足学生成才和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五)强化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优质、开放的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平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精简压缩验证性实验;加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生产、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力度;鼓励依托科研优势开设开放性实验项目,研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践,包括科技创新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各类竞赛等,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研究所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深化产教融合。
四、框架结构
(一)专业名称、代码、学科门类
按照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以下简称《本科专业目录》)执行。
(二)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制定的关键,也是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各专业培养目标描述要参考《国家标准》《本科专业目录》中相关内容,对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明确专业对应服务领域,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有人才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说明,体现毕业生能够从事的专业领域和职业特征,表述清晰、文字简练。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有总体描述和分点具体描述。
(三)毕业要求
1.各专业(除工科专业和师范专业外)应深入分析毕业生适应主要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专项素质与能力,并明确主要支撑课程(或实践环节),列出专业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实现矩阵。结合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一般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说明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⑴知识要求(主要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知识等方面阐述);
⑵能力要求(主要从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阐述);
⑶素质要求(主要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身体素质等方面阐述)。
2.工科专业考虑对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可从以下几方面描述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⑴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⑵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⑶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⑷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⑸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⑹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⑻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⑼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⑽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⑾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⑿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师范类专业应积极对接《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可从以下几方面描述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⑴践行师德:①师德规范,②教育情怀。
⑵学会教学:①学科素养,②教学能力。
⑶学会育人:①班级指导,②综合育人。
⑷学会发展:①学会反思,②沟通合作。
(四)毕业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分析
毕业要求应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各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来确定毕业要求,细分人才培养规格,建立每一条毕业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切实提高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下表是以某工科专业为例建立的关系矩阵(仅供参考):
专业毕业 要求 |
专业培养目标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工程知识 |
√ |
|
√ |
|
|
问题分析 |
|
√ |
|
√ |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
√ |
|
√ |
|
研究 |
√ |
|
√ |
|
√ |
使用现代 工具 |
√ |
|
√ |
|
|
工程与社会 |
√ |
|
√ |
√ |
|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
√ |
|
|
√ |
职业规范 |
√ |
|
√ |
|
|
个人和团队 |
|
√ |
√ |
|
√ |
沟通 |
√ |
|
|
√ |
|
项目管理 |
|
|
√ |
|
√ |
终身学习 |
√ |
√ |
|
√ |
|
(五)主干学科
依据《本科专业目录》确定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
(六)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要求而设置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专业课程,数量在10门左右。各专业核心课程确定要参照《本科专业目录》和《国家标准》和国家已出台的各专业规范中所列专业核心课程。
2.专业特色课程:体现专业办学优势和特色的校本课程,列出2~6门,其中校企(校地)合作开发课程至少1门。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应根据各专业实际,列出主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活动,包括单独设置的实验(实践)课程、课程设计(含学年设计、论文)、专业认识实习、实习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的内容。
(八)学制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4~6年。
(九)毕业及授予学位要求
完成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和其他教学环节,考核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十)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三大模块。
(十一)专业特色课程简介
应与“(五)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列出的特色课程名称、课程门数保持一致,主要介绍核心课程的性质、内容和教学目的,特色课程主要介绍课程的特色之处,应明确指出是否为校企(校地)合作开发课程。
(十二)专业课程地图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绘制课程地图,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明晰每门课程应承载的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具体要求,注意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十三)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体系是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基石,应根据毕业要求确定培养内容和方式,然后进行课程配置,形成课程体系。各专业要认真梳理所设置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作用,建立每一门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矩阵,切实提高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吻合度。
(十四)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按必修课、选修课的顺序编写,包括:课程类别、名称、学分、总学时、学时分配、各学期课堂教学周学时分配、考核方式、课程归属等。课程实验(或课程实践)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或实践课程)应包含在课堂教学的课程设置中,明确学时与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表,包括实践环节名称、主要内容、学分、周数、时间安排等,应由负责授课的单位组织实施。
五、基本要求
(一)统一编制课程代码
课程代码是课程的唯一识别码,是区分课程名称、性质、内容等属性的唯一标识,课程代码严格按照《萍乡学院课程编码编制规则》进行编码。
(二)规范名称和标识
1.考试考核方式标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考查”和“考试”等两种之一进行标识。各专业应根据课程性质确定考核方式。其中,知识教育体系课程原则上均应为考试课程,技术技能训练体系课程可采用“考查”或“考试”考核方式,各专业每学期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考试课程。
2.周学时与上课周数标识。采用“周学时/开课周数”标识周学时和上课周数,如标识为“2/17”的课程,表示该课程周学时为2,上课总周数为17周。采用“XW”标识按周安排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如标识为“2W”的课程,表示该课程按周集中安排,总周数为2周。
3.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所有课程要求列出课程中英文名称,课程名称要符合高校通行的命名规范,课程英文名称要求准确规范。
(三)时间分配
1.学校实行每学年春、秋两个学期制。第一学期教学周数为19周,第二至第七学期20周,第八学期18周,第二至第七学期教学周17周,组织学生复习及考试2周,机动1周,第一学期没有机动周。新生第一学期入学教育1周、军事技能2周,教学周14周,考试及复习2周。
2.各门课程的总学时由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和课外学时三部分组成。各门课程的授课方式可选择讲授、实践或网络教学等方式。授课方式为讲授的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主体是理论学时,根据具体课程,也可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学时和课外学时;授课方式为实践的课程以实验实训实习或技能训练为主,主体是实践学时,根据具体课程,也可设置一定比例的课外学时。授课方式为网络教学的按网络教学相关规定计算学时。
3.各门课程的总学时由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和课外学时三部分组成。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安排,人文社科类专业和艺体类专业课内学时一般不超过2400,理工类专业一般不超过2500,如与《国家标准》相冲突,则以国标为准。理论学时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学时以开展实践训练为主,课外学时以第二课堂为主。课外学时不计入周学时,其他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均应按学期进行周学时分配。每门课的学时总数原则上应为2或3的整倍数,同一门课程原则上不跨学期安排。
4.周学时安排,遵循“前紧后松”的原则。第一学年每周约26学时,第二学年每周约25学时,第三学年每周约20学时,第四学年每周约10学时。
5.总学分安排。人文社科艺体类专业控制在160学分以内,理工类专业控制在170学分以内,各专业具体学分数应对照《国家标准》。
6.实践学分的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25%,理工艺体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30%。
(四)学分计算办法
学分设定的最小单元为0.5学分。
理论教学原则上全学期课程每周讲授1学时计1学分,不足一学期的课程约每16学时(第一学期为14学时)计1学分(允许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数,但必须是0.5的倍数)。
单独设置的实验课(包括上机)课程以每周学时的1/2计学分(允许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数,但必须是0.5的倍数)。
含有课内实践的课程,其学分为实践与理论的学分之和,其中实践部分的学分一般按每16学时(第一学期14学时)计0.5学分,不足16学时(第一学期14学时)部分,纳入理论部分计算;理论部分学分一般按每16学时(第一学期14学时)计1学分计算。
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军事技能、课程设计等各类实训实习)一般以每周计1学分;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累计不少于6个月,毕业实习不少于12周;形势与政策2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劳动实践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计8~12周。实践学分每周按0.5或1学分计算,各专业结合本专业特点并参照《国家标准》或专业认证标准自行安排。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暑期完成,由团委负责考核,劳动实践在第一至第六学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由学生工作处组织考核。
通识选修课,2学分/门(30学时/门)。思想政治理论等素质教育模块课程按有关文件的规定计算学分,大学体育课每学期计1学分。
(五)课程考核类别和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类。考试课一般以笔试方式完成考核,考查课可结合学生平时听课、完成实验、实习、作业、习题、课堂讨论以及平时测验等情况,采取笔试、其他形式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以闭卷笔试为主要形式。期末结束教学的课程,考核安排在期末复习、考试周进行;学期中结束教学的课程,可机动安排考核时间。
六、课程体系
按照“三模块、五类别”设置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三大模块,通识必修类、通识选修类、专业必修类、专业选修类、实践教育必修类五个类别。课程性质按修读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即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其总学分为30~45;通识教育选修课中的6类课程选课不少于4门课程,且不低于8学分,学生毕业前必须选修1门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非艺术类专业必须选修1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4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8,实践学时14,各专业必修,第1学期开设,考核方式为考试。其主要内容是大学生活的适应与转变、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该课程是针对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设立的,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51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4,实践学时17,各专业必修,第2学期开设,考核方式为考查。其主要内容是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讲授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国家出路,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进而怎样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51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各专业必修,第3学期开设,考核方式为考查。其主要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主题,以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学分,8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8,实践学时17,各专业必修,第4学期开设,考核方式为考试。其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5.形势与政策:2学分,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1,实践学时11,各专业必修,第1~7学期开设,考核方式为考查。其主要内容是依据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教学,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6.大学体育(Ⅰ-Ⅳ):大学体育第1学期学分为1学分,学时分别为2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0;第2、3、4学期各1学分,3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26,课外体育俱乐部以第二课堂方式完成。考核方式为考查。
大学体育I主要教学内容是围绕国家教育部体质测试标准的项目展开,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体操、体育游戏、球类、表演类、田径(跑、跳类)等。该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协调性为主要目的,为大学体育后续课程教学内容提供基础。
大学体育(Ⅱ-Ⅳ)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每学年选择一个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且不能重复选择。开设足球、篮球、气排球、健美操、太极拳、武术、体育舞蹈、定向越野、羽毛球、网球、乒乓球、花样跳绳、跆拳道、柔力球、排舞、有氧健身跑、模特、形体、健身、健身操舞等20个项目。该课程使学生掌握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运动项目,并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熟练地运用运动项目进行身体锻炼、丰富课余生活,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7.大学英语(Ⅰ-Ⅳ):11学分,226学时,各专业必修,第1~4学期开设,第1、2、3学期分别3学分,共19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24,实践学时68。第4学期开设专业英语,2学分,34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考核方式均为考试。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主要目标为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8.计算机基础:2.5学分,4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8,实践学时14,各专业必修,第1学期开设,考核方式为考查。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软硬件的安装调试、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等软件的应用、Internet的基本应用。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查找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32学时,第1、2学期开设,每学期1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8,各专业必修,考核方式为考查。其主要内容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与意志力培养、健全人格的养成及基本生理卫生知识。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在向学生全面介绍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探索获得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并从教育与发展的角度,使学生理解积极心理的理念,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10.红色文化:1学分,1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0,实践学时6,第2学期开设,各专业必修,考核方式为考查。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音像式、演出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参观萍乡烈士陵园、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观看音乐舞蹈《井冈山》、课后阅读《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书籍,撰写心得体会。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时代价值和江西红色文化的生成演进;弘扬地方红色文化,了解和掌握红色道路、红色理论、红色政权、红色精神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回应和解答坚持红色文化自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方面的若干问题,从而,激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做红色江山接班人。
11.大学生职业发展:1.5学分,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各专业必修,第2学期开课,考核方式为考查。本课程通过对职业认识、职业个性、职业选择和职业目标及生涯规划四方面内容的介绍,让学生认识专业与职业,树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理想。并对学生求职前的准备、求职过程、职业适应与发展进行辅导,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2.就业指导:1.5学分,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各专业必修,第4学期开课,考核方式为考查。本课程从求职信息、自荐材料、笔试与面试、求职心理、就业维权、职业发展、自主创业、就业形势与政策等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13.创新创业基础:1.5学分,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各专业必修,第6学期开课,考核方式为考查。课程从创新创业、创新创业者、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者能力分析、创新创业的方式选择、创新创业过程、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新创企业的管理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建设和创业能力培养,夯实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基础,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4.军事理论:2学分,36学时,理论学时36,第一学期开设,分专题进行授课,考核方式为考核。本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二)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包含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其中:专业基础课总学分范围为16~45;专业核心课总学分范围为23~47;专业选修课程总学分范围为5~25。具体学分由各专业自行确定,提供给学生选择的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应超过该学分课程数量的1.5倍。
(三)实践教育课程
实践教育课程包含各类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包括军事技能、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专业综合训练、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实践课程,总学分为25~55。
七、组织实施
(一)调研论证。教学单位牵头,专业带头人及教研室主任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分析梳理本专业目标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技术技能,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学校审定。教务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制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后方可实施。
(三)严格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审定后不得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优化调整的,需开课单位提交书面报告,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变更。
(四)优化完善。各教学单位应定期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题研讨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及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及时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本指导意见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1.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版)
2.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调研报告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意见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