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新】

协同提质

首页 > 协同提质 > 正文

协同赋能 提质增效——萍乡学院与萍钢小学英语学科协同提质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者:  时间:2025-11-14 15:10:08  浏览:

2025年11月12日上午,萍乡学院与萍钢小学协同提质英语学科教研研讨会在萍钢小学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高校理论研究与小学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共商英语学科发展大计,共绘协同育人蓝图。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研室主任周利、协同提质专家组成员张洋睿参加会议,会议由萍钢小学英语学科负责人李彬主持,萍钢小学全体英语教师参加了研讨。


研讨会流程紧凑,内容丰富,环节设计注重实效性与前瞻性。李彬老师简要介绍了萍钢小学英语学科的基本情况、师资结构、教学特色以及当前在教学中遇到的主要困惑与瓶颈。

周利老师围绕协同提质的方案作了发言。她首先肯定了萍钢小学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扎实成绩,并表示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反哺和支持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她从“为什么协同”“协同什么”“如何协同”三个维度,描绘了未来两校英语学科协同提质的初步构想。她提出,协同提质应立足于“研训一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初步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建立“高校小学”教研共同体,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二是构建“导师引领”机制,学院教师可受邀担任萍小英语教师的学术或实践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三是开放共享资源,萍乡学院可向萍小教师开放部分学术讲座及在线课程资源;四是合作开展行动研究,鼓励双方教师围绕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合作申报教研项目,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研促教。

随后,张洋睿老师针对萍钢小学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提出从知到行: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旋转提升通道的解决路径。一是通过开展“主题式”工作坊——带着“手术刀”来备课,如设置教学主题工作坊,将相关的学习理论(如“游戏化学习”“图示理论等)作为“手术刀”,用这把理论“手术刀”来解剖教材、设计活动。二是“嵌入式”课例研究——打造“磨课工作坊” 。如学校组成“课例研究小组”,用课堂事实和数据,结合教学理论,来进行精准的“临床诊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三是“个性化”微课题——从“经验”到“成果”。鼓励教师把教学中“最大的困惑”变成“最小的课题”。

会议最后,李彬老师作总结发言。她表示,萍钢小学将认真梳理研讨成果,积极对接萍乡学院的优质资源,将协同提质的各项设想逐步落到实处,期待在学院的引领下,萍钢小学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教研氛围能迈上一个新台阶。周利老师也表示,萍乡学院将珍视这次合作机会,将其作为观察基础教育前沿、检验教育理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窗口。她相信,通过双方的精诚合作与持续努力,必将实现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与高校人才培养优化的双赢局面,共同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优秀师资培养贡献更大力量。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萍乡学院与萍钢小学在英语学科领域的协同合作进入了实质性的新阶段。这种着眼于“协同赋能、提质共赢”的合作模式,不仅为萍钢小学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萍乡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开辟了新的路径,展现了高校与中小学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来源: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官网


版权:萍乡学院      备案序号:赣ICP备120023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