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萍乡学院教育学院“协同提质”教研团队在教研室主任陈亮华带领下,携四名优秀实习生赴通济小学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实践。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探索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的新路径,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内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筹备期间,萍乡学院教育学院与通济小学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设计了以扎染技艺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实习教师们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系统地向小学生们阐述了扎染技艺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工艺流程,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济小学的学生们表现出了良好的课堂纪律和学习热情,积极参与互动,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

为进一步深化非遗文化的传承体验,萍乡学院与通济小学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共同开设了扎染技艺实践课程。在学院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穿戴好防护装备,围坐在工作台前,从选择布料、打结捆绑到浸染上色,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专注与热情。教师们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中的不当之处,确保了每位学生都能在实践中获得成长与收获。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扎染技艺的基本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背后的智慧与匠心。他们亲手制作的作品各具特色,色彩斑斓,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的种子。

教育学院此次赴通济小学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活动,是高校与县域基础教育协同提质行动的一次成功实践。未来,萍乡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更多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教研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通济小学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