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本科专业评估评分表 专业: 所属学院: 自评总分 自评等级 专家评分总分 专家评估等级 |
项目 | 要素 | 要点 | 评分标准 | 自评 得分 | 专家 评分 |
1.定位、目标与 规划 (8分) | 1.1专业定位 (3分) | 1.1.1专业办学定位(3分) | 专业办学定位清晰、适当、可行,确定依据充分。(3分) |
|
|
1.2培养目标 (3分) | 1.2.1专业培养目标(3分) | 培养目标符合区域经济(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培养目标涵盖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有明确的目标达成课程及其他手段。(3分) |
|
|
1.3专业建设规划(2分) | 1.3.1专业建设规划(2分) | 专业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区域情况、学校基础与专业现状,特色突出,措施得力。(2分) |
|
|
2.师资 队伍 (25分) | 2.1数量与结构 (7分) | 2.1.1专任教师数量(3分) | 本专业专任教师总数: ,学生总数: ,生师比: 。 备注:生师比在20:1(含)以内得3分,20:1—30:1(含)得2分,30:1—40:1(含)之间得1分,40:1以上不得分。以2017年9月30日数据为准。 |
|
|
2.1.2专任教师结构(3分) | (1)本专业具有教授职称人数: 副教授职称人数: 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业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 。 备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30%及以上得1.5分,20%-30%(不含)得1分,10%—20%(不含)得0.5分,10%(不含)以下不得分。 |
|
|
(2)本专业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 备注: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达到50%及以上得1.5分,30%-50%(不含)得1分,20%-30%(不含)得0.5分,20%(不含)以下不得分。 |
|
|
2.1.3高层次人才(1分) | 本专业专任教师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称号 人次,省级高层次人才 人次。 备注:省级以上1人次得1分,最高分为1分。 |
|
|
2.2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3分) | 2.2.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3分) | (1)近三年第一年本专业教授、副教授人数: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人数: 。 备注:本专业教授、副教授100%承担本科课程得1分,低于100%不得分。 |
|
|
(2) 近三年第二年本专业教授、副教授人数: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人数: 。 备注:本专业教授、副教授100%承担本科课程得1分,低于100%不得分。 |
|
|
(3) 近三年第三年本专业教授、副教授人数: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人数: 。
备注:本专业教授、副教授100%承担本科课程得1分,低于100%不得分。 |
|
|
2.3教师教育教学能力(13分) | 2.3.1师德师风建设(2分) | 有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措施,效果较好;教师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从严执教、遵守学术道德或获得省级以上师德师风方面的荣誉。近三年有教学事故或违反学术道德的酌情扣分。 |
|
|
2.3.2科研成果获奖(2分) |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作为第一作者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项,省级 项。 备注: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得2分;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得1分,最高分为2分。 |
|
|
2.3.3主持科研项目(1分) |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 项,省级 项,校级 项,横向课题 项。 备注:国家级每个得1分,省部级每个0.5分,校级和横向项目每个得0.2分,最高分为1分。 |
|
|
2.3.4教学成果获奖(5分) | 本专业教师作为主持人获得近2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 本专业教师作为主持人获得近2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 本专业教师参与近2届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情况: 。 备注:近2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得5、4、3分;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得3分、2分、1分;一项成果奖多人参与,主持人得满分,与主持人同专业参与人不计分,与主持人不同专业参与人根据排名位次,得(1/n*满分)。项目最高分为5分。 |
|
|
2.3.5主持教研项目(3分) | 近3年教师主持国家级教研项目 项,省级教研项目 项。 备注:主持国家级项目每个得3分,省级项目得2分,校级项目得1分,最高分3分。 |
|
|
2.4教师培养进修(2分) | 2.4.1近三年专业专任教师在行业企业挂职情况(1分) | 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人次数和占专任教师比例:近三年第一年人次数 ,比例 ;近三年第二年人次数 ,比例 ;近三年第三年人次数 ,比例 。 备注:以上三个比例均不低于5%得1分;有两个不低于5%得0.5分,有两个及以上低于5%不得分。 |
|
|
2.4.2近三年专业专任教师境内外进修交流情况(1分) | 专任教师境内外进修交流总人次数和占专任教师比例:近三年第一年人次数 ,比例 ;近三年第二年人次数 ,比例 ;近三年第三年人次数 ,比例 。 备注:以上三个比例均不低于5%得1分;有两个不低于5%得0.5分,有两个及以上低于5%不得分。 |
|
|
3.教学资源 (15分) | 3.1课程资源 (8分) | 3.1.1优质课程资源(5分) | 本专业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门,省级精品课程 门,校级精品课程 门。 备注:精品课程(含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程、国际化课程等)国家级每门得5分;省级课程每门得3分;校级课程每门得1分。同一门课程只计算最高级别,不累计加分,项目最高分为5分。 |
|
|
3.1.2教材建设与选用 (3分) | (1)有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含实验教材,2分)。 |
|
|
(2)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制度,并严格执行。(1分) |
|
|
3.2教学设施 (4分) | 3.2.1实验室建设(1分) | (1)实验室(实训室)利用率高,能满足培养方案要求的实验教学任务。(1分) |
|
|
(2)实验室(实训室)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有稳定的专兼结合实验教师队伍。(1分) |
|
|
3.2.2实践教学基地(3分) | 本专业有国家级实践基地 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 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 个。 备注:有国家级实践基地每个得3分,省级示范每个得3分,省级每个得2分,校级每个得1分。同一实践教学基地只计算最高级别,不累计加分,项目最高分为3分。 |
|
|
3.3社会资源 (3分) | 3.3.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情况(3分) | (1)与国内外高校、企业、政府等合作培养人才。(1分) |
|
|
(2)邀请学校、政府、企业人员参与本科教学工作(授课、指导实践、竞赛指导等) 。(1分) |
|
|
(3)有本科联合培养项目或有本科交换学习项目或有本科境外暑假实习项目。(1分) |
|
|
4.培养过程 (22分) | 4.1教学改革 (4分) | 4.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分) | 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良好,成效显著。(2分) |
|
|
4.1.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改革(2分) | 有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改革并应用于本科教学,有论文、新闻报道或总结等支撑材料。(2分) |
|
|
4.2课堂教学 (11分) | 4.2.1教学内容(4分) | 课堂教学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体现科研转化教学。(4分) |
|
|
4.2.2教学方法(4分) | 教师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4分) |
|
|
4.2.3学生学习方式(2分) |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主动学习。(2分) |
|
|
4.2.4课程考核评价(1分) | 对学生使用适当的课程考核评价。(1分) |
|
|
4.3实践教学 (5分) | 4.3.1实践教学体系(2分) | (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中期论文毕业论文管理规范,方案合理,执行有力。(1分) |
|
|
(2)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累计学分为 ,占总学分比例为 。 备注:人才培养方案的各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理工类不低于总学分(学时)的25%得1分,低于25%不得分,其他类专业不低于总学分(学时)的20%的得1分,低于15%不得分。 |
|
|
4.3.2实验教学(1分) | 本专业实验开出率为 。 备注:实验开出率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100%得1分,低于100%不得分。 |
|
|
4.3.3实习组织与指导 (2分) | (1)本专业中期实习、毕业实习方案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措施得力、时间有保证(0.5分)。 |
|
|
(2)近三年第一年指导学生实习的专任教师数量为 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比例: 。 备注: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数师比例达90%以上得0.5分,低于90%不得分。 |
|
|
(3)近三年第二年指导学生实习的专任教师数量为 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比例: 。 备注: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数师比例达90%以上得0.5分,低于90%不得分。 |
|
|
(4)近三年第三年指导学生实习的专任教师数量为 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比例: 。 备注: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数师比例达90%以上得0.5分,低于90%不得分。 |
|
|
4.4教学档案 (2分) | 4.4.1教学档案(2分) | 教学档案齐全、整理有序,有固定的教学档案存放场地。(2分) |
|
|
5.学生发展(22分) | 5.1生源情况 (9分) | 5.1.1录取情况(9分) | (1)前两届第一志愿报考率为: 。 备注:第一志愿报考率达80%(含)以上得3分,50%-80%(不含)得2分,20%-50%(不含)得1分,20%(不含)以下不得分 |
|
|
(2)前一届第一志愿报考率为: 。 备注:第一志愿报考率达80%(含)以上得3分,50%-80%(不含)得2分,20%-50%(不含)得1分,20%(不含)以下不得分 |
|
|
(3)最近一届第一志愿报考率为: 。 备注:第一志愿报考率达80%(含)以上得3分,50%-80%(不含)得2分,20%-50%(不含)得1分,20%(不含)以下不得分 |
|
|
5.2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情况(5分) | 5.2.1学科竞赛(3分) | (1)近三年第一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获得省级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 备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分)、二等奖(0.8分)、三等奖(0.5分),获得省级一等奖(0.8分)、二等奖(0.5分)、三等奖(0.2分)同一项竞赛只计算最高级别,不累计加分,最高分1分。 |
|
|
(2)近三年第二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__项、二等奖__项、三等奖__项,获得省级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 备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分)、二等奖(0.8分)、三等奖(0.5分),获得省级一等奖(0.8分)、二等奖(0.5分)、三等奖(0.2分)同一项竞赛只计算最高级别,不累计加分,最高分1分。 |
|
|
(3)近三年第三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获得省级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 备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分)、二等奖(0.8分)、三等奖(0.5分),获得省级一等奖(0.8分)、二等奖(0.5分)、三等奖(0.2分)同一项竞赛只计算最高级别,不累计加分,最高分1分。 |
|
|
5.2.2科研项目(2分) | 参与校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生数和占专业学生数比例:近三年第一年 人,比例 ;近三年第二年 人,比例 ;近三年第三年 人,比例 。 备注:以上三个比例均不低于5%得2分;有两个不低于5%得1分,有两个及以上低于5%不得分。 |
|
|
5.3创新创业情况(3分) | 5.3.1创新 创业 | 近三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学生人次数与专业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近三年第一年 人,比例 ;近三年第二年 人,比例 ;近三年第三年 人,比例 。 备注:以上三个比例均不低于20%得3分;有两个不低于20%得2分,有两个及以上低于20%不得分。 |
|
|
5.4就业情况(5分) | 5.3.1学生初次就业率(5分) | 就业率最近一届为 ,前一届为 ,前两届为 。全省平均就业率最近一届为 ,前一届为 ,前两届为 。 备注:三年均达到全省平均就业率得5分,三年中有两年达到全省平均就业率得3分,三年中一年达到全省平均就业率得1分,三年均不达标不得分。 |
|
|
6专业优势与特色(8分) | 6.1专业优势(4分) | 6.1.1品牌专业等头衔(4分) | 本专业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项目及头衔情况: 。 备注:获得国家级、省级专业类项目(包括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教学基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卓越人才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头衔),国家级4分,省级3分。同一专业获得若干成果,按最高级别计算,不累计,最高分4分。 |
|
|
6.2专业特色(4分) | 6.2.1专业特色(4分) | 专业特色凝练准确,数据或案例充分证明专业特色,在自评报告中用1000字左右表述。(4分) |
|
|
|
|
|
|
|
|
备注:1.教师数量:一名教师只能归口某一个专业,不可跨专业出现;也不可将一名教师同时归口在专业和公共课教师队伍。 2.高层次教师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明确认定的人才级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工程院院士、外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出 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获奖者、青年“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 国家级教学名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省级高层次人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入选者等。 3.特色是指在长期办专业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专业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 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
|